资讯 《暗河传》“大招开团”,新武侠的天又亮了?
首页 资讯 《暗河传》“大招开团”,新武侠的天又亮了?

《暗河传》“大招开团”,新武侠的天又亮了?

《入青云》前脚刚破万,《暗河传》后脚就连忙续上热度。

这部由龚俊领衔的古装武侠剧开播前就因IP及主创的强大影响力备受期待,优酷和微博双端总预约量突破400万、刷新此类题材预约纪录。10月20日上线后亦呈现不错涨势,目前优酷站内热度已突破9000,在猫眼、豆瓣等实时热度榜单中也高居首位。



作为“周木楠少年江湖系列”第三部影视化作品,《暗河传》以独特的暗黑武侠风格形成较强辨识度。然而在经历过《赴山海》的遗憾“失利”后,内娱新武侠能否借此迎来一把“光明局”呢?

“暗黑武侠”长啥样?

所谓“暗黑武侠”,在《暗河传》中最直观的体现便是视觉美学整体采用的低饱和度冷色调,营造出暗黑肃杀的阴郁氛围,强化“暗河”这一江湖第一刺客组织的隐秘性与压抑感。

在此基础上,中式恐怖元素在剧中随处可见,从打戏的仪式感到光影音效的融合再到角色状态的癫狂皆透露着东方特有的幽微恐惧。



比如苏暮雨的“十八剑阵”经典招式,雨夜对决时他执伞立于雨中,剑光织成细密杀网如暴雨倾泻、血雾弥漫如祭祀烟雾,有一种“民俗血祭”般的既视感。兵器的功能设计也颇为讲究,苏暮雨的伞可拆解为18片利刃且既是武器也是“血容器”,由“遮风挡雨”到“藏刃放血”兼具暴力与诗意。

又如封闭空间搭配令人生惧的声影将窒息氛围推至高点,烛光摇曳的暗室、暴雨古宅或幽深地道等放大权力斗争的压抑感,雨夜脚步、兵器嗡鸣、金属摩擦音等构成声效矩阵直接让观众汗毛倒立。

而这些视听语言的外化都是对暗流涌动的江湖派系斗争的隐喻,在“暗河”这个隐匿于黑夜的刺客宇宙中,大家长危在旦夕,想要夺位的三家家主纷纷派出刺客刺杀,每个人都各怀心思蓄势待发,明线暗线交织下是复杂的人性博弈。



首播剧情即切入暗河大家长遇刺主线,苏、谢、慕三大家族为争夺眠龙剑的掌控权和大家长位置内斗不止,而三家内部又各有立场、各有所需,既有残酷冷漠的疯魔之辈,又有如苏暮雨这般虽表面上是冷血杀手“执伞鬼”、但却一心想把“暗河”大家庭从黑暗带向光明的正义少年。



苏暮雨与苏昌河之间兄弟反目那场戏堪称前几集的高光片段之一,二人从生死兄弟到立场对立的宿命感惹人动容,名台词“兄弟不接我都接”更是暗含昌河为兄弟甘愿承担杀戮罪责的牺牲坠入深渊,悲剧张力拉满。

此外,该剧多线叙事的手法也意味着群像铺陈的密度之高,不仅有围绕男主苏暮雨而展开的一系列人物关系线,还有以紫衣魅魔形象主导机关战的慕雨墨、用医术驱动权谋的白鹤淮等清醒独立的多元女性角色,以及谢不谢、苏喆等虽戏份不多但同样具有成长弧光的配角小人物,凸显“暗河无人是工具人”的理念。

少年江湖能否到达光明彼岸?

那么,前有《少年歌行》《少年白马醉春风》“铺路”,同属于“周木楠少年江湖系列”的《暗河传》是否会比前两部来得更加成熟呢?

三年前,宣发资源匮乏的《少年歌行》凭借出彩的群像素材、拳拳到肉的硬核打戏和少年热血的新武侠内核把豆瓣评分从起初的7.3一路拉高到8.3分,成为近年来武侠剧中罕见的长尾高分作品。



可惜到了《少年白马醉春风》风评急转直下,改编不当、打戏特效的炫技都对其口碑形成反噬,最要命的是江湖侠义让位于兄弟情令武侠内核失衡。



因而作为“少歌宇宙”终章的《暗河传》所面临的压力并不小,虽说正反面教材都摆在那儿,可把握好人物、故事的差异化和新武侠精神的内在统一却没那么容易。

目前已知的是其开播后的实战打戏有吸取《少年白马醉春风》的教训,招招致命、拒绝慢动作注水,被赞“爽利”。其中光是首集的打戏占比就超70%,摒弃慢动作特效、强调近身格斗的真实感,龚俊的那场720度、25秒长镜头竹林激战更是被封为名场面之一。

然而其主打的“暗黑武侠”并非获得一边倒的认可。例如为契合暗河组织多为夜间行动的设定,剧中大量的夜戏场景在部分设备播放时被质疑画面色调偏暗。但也有支持的观众认为“暗”是叙事的一部分,可提升“刺客视角”沉浸感,制作方也表示会连夜调整,同时随着剧情变化后期色调会由暗变亮。



再来是人物的密集出场所带来的信息量过载,观众尤其是非原著党很难在短时间内理清人物关系进入剧情,由此也会拉长其热度与口碑的发酵周期。

总体来看,虽与两位“前辈”共享世界观,但《暗河传》的故事线完全独立,试图以“刺客组织权谋”替代传统江湖套路从而革新武侠叙事。

如今“暗河”的江湖新篇才刚刚拉开序幕,这条“光明路”最后到底能带领多少人抵达彼岸?还需再观望一阵子。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首部新疆都市情感剧!《红石榴餐厅》CCTV-1今晚开播
下一篇
《暗河传》高规格制作抓眼球,成毅李一桐《天地剑心》官宣定档,新侠谁与争锋?丨剧日报

评论

评论已关闭